船長日志

船長日志

“向陽紅01”環(huán)球科考船長日志(7)

時間:2017.09.09 字號

  “向陽紅01”于8日早晨0900左右抵達南緯8度的浮標點,按照調查隊的要求,從去年布放的浮標旁邊通過,觀察一下浮標在水中的姿態(tài),布放結束后看看能不能回收,海況特別糟糕,至少有2.7M的大浪,要安全靠近是非常困難的。為了安全起見,我們還是放棄了原來的回收計劃。
  船在抵達站位前把各項準備工作都已經做好,主浮體都吊裝到位,各種纜繩、浮球、重塊和傳感器均已準備到位,按照當時的風流情況,船采取從布放點的西北方向,距離2海里處開始操作,要求不超過0.5M/S的速度開始布放,其實距離不用那么遠,速度也不用那么慢,但從安全角度考慮是越慢越好。
  9點10分船長已將船調整到位,開始起吊主浮體,在近三米的海浪中船左右搖擺還是挺厲害的,還好“向陽紅01”有動力定位系統的協助,但無論如何作為現場的指揮者需要頭腦非常清楚,選擇船相對平穩(wěn)的瞬間,用繩索止蕩,把握時機,干凈利落的讓其越過船舷,準備快速入水脫鉤。吊放過程還是非常順利,浮標體平穩(wěn)的到達水面,非常圓滿的完成了第一步。緊接著是各種傳感器的現場安裝,將船速控制好,既不能讓纜繩吃力更不能讓纜繩壓向船底,因為螺旋槳就在船尾很近的地方,一旦卷入螺旋槳后果將不堪設想,有可能是災難性的事故,所以現場操作的人必須非常謹慎。儀器安裝完畢后,就是纜繩的連接,要求和安裝儀器差不多,不要忙中出錯。纜繩接好后布放時注意不要打結,平穩(wěn)入水即可。最后一組主浮球有幾百斤重,要特別小心用繩子拽住,一組一組的下水,整個過程必須用繩索控制好,否則很容易傷人的,這時現場指揮的人員不僅要注意甲板上的繩索和浮球,還要注意已經下水的浮球的姿態(tài),啟動螺旋槳把船控制好,待浮球全部下水后,利用繩索把釋放器順到水里將船速控制好,準備起吊錨系重塊,同樣選擇平穩(wěn)的瞬間,止蕩好再起吊,一直將其擺出船尾,在出船舷下落過程中要防止搖擺撞擊船體,幾噸重的重塊撞到船體是很危險的,所以必須當心,據現場情況適時脫鉤,整個的布放操作就結束了。大概30-40分鐘重塊將坐底,船開至附近,進行通訊測量,一切正常,布放作業(yè)全部結束。整個過程講起來非常簡單,實際上在甲板上用了將近5個小時,再加上測試長達7小時,雖然參加布放的人員都會感到很緊張、很疲勞,但當重塊順利下水時,所有人的臉上都有一種成功的喜悅。
  潛浮標的布放雖然是一項非常常規(guī)的海上調查作業(yè),但是海況惡劣時,對整個團隊的操作具有很大的挑戰(zhàn)性。能夠順利完成作業(yè)除了指揮員頭腦清晰,靈活果斷外,全體人員的緊密配和是不能忽視的。
  不說了,昨天的太陽還是非常厲害的,今天早晨臉和脖子都火辣辣的,對鏡子看看明顯的紅白分界線,看來這幾天還是要遭點罪的,下次出去作業(yè)時一定從頭到腳包裝好,免受痛苦。
  海洋一所的領導和同事們都在關心著“向陽紅01”船,船上的同事同樣想念咱們

中國首次海洋綜合科學考察航次總船長
   張志平2017年9月9日于印度洋